
师修武
◆个人简介
师修武,2015年9月调入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中,现在教高三。教育硕士,河南省特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骨干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二年,热爱本职工作,喜欢钻研教学,所发表论文涉及作文教学、诗词研究、音韵探究、教材建设等,发表的刊物有高校学报、国家核心期刊、省级期刊等。参编教辅书4本,参与编著文章学论著《说文解章》。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除了坚持考查语文能力外,试题阅读材料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会单纯考传统文化,也不需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考的一定是语文能力或语文知识。”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老师师修武分析,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成必考,阅读量与试题量相对增加,估计这两道题的难度会有所降低。
高考语文文学类选材,三年来阅读材料均是小说,2017年继续考小说的可能性很大,但同时也提醒考生,备考时散文也应有所涉及,毕竟它也在考试范围内,且以前是常考的体裁。另外,实用类考人物传记类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他体裁的文本也要练到。
◆师老师支招 名句默写题应理解性默写
2017年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的选文形式与命题格式可能不会有大的改变。名句默写题中,唐宋的诗词文赋还是重点,先秦考孔孟的可能性更大,考生应理解性默写。
特别要注意,2015年全国课标两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一扫往年的羁旅思乡之苦、壮志难酬之恨、豪迈旷达、潇洒自适、愤世嫉俗等情感。在这里提醒考生,课标全国Ⅰ卷中《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前三联诗人岑参通过“闻说”介绍北庭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尾联中“私向梦中归”真实地表达了思乡之情的,但“勤王敢道远”,体现了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情,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课标全国Ⅱ卷选用韩偓的《残春旅舍》,诗人此时流徙闽地,内心孤寂愁苦,没有埋怨朝廷黑暗,没有控诉朝廷的不公,而是抒发自己忠于大唐,心系故国的情怀。2016年李白的《金陵望汉江》,除了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外,其余是对大唐朝廷罕见的歌功颂德。
这个明显的变化也是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所以,对于诗词鉴赏备考,考生还应当挖掘出有正能量的作品来训练。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类似北京的这个题,建议学生找北京的诗歌鉴赏题来练练。
今年是第二年使用全国卷,对全国卷的研究不及一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师老师建议考生,要关注河南、河北和陕西等一直使用全国一卷的省,用他们省的名校试题来训练。
策划:颜志祥
统筹:陈雪英
文:深圳侨报记者陈雪英
图:受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http://www.sz-qb.com/html/2017-05/03/content_75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