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新闻 > 正文

发挥名校优势 共创和美教育 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努力奋斗

【来源: | 作者:校长 刘彩宾 | 发布日期:2016-12-30 】

全体教职员工,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近三年的工作及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提请教代会审议。

一、开办三年工作回顾

自2013年9月学校开办以来,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在龙岗区区委和龙岗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指导关怀下,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鼎力相助下,全校教职工上下同欲,奋力拼搏,克服了学校开办初期的重重困难。在开办三年后,向深圳人民呈现出了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奋发进取的现代化优质高中。

(一)学校开办三年,是弘扬名校精神,内化品牌价值,形成学校办学理念的三年,优秀学校文化成为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源泉和动力。

我校作为百年名校的附属学校,传承了名校优秀的基因。三年来,华中师大“厚德博雅”的理想追求,华中师大一附中“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越来越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并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厚德博雅,崇真笃行”成为学校校训的文化内核;“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成为全校师生的努力践行的学校精神。“坚持素养目标,着力能力培养”成为学校始始终不渝的教育教学追求。“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人人顶天立地”不仅挂在了教学楼上,也记了在每位教师心中。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打开了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扇窗口;“体制改革、机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改革举措步步敢为人先,常规工作项项追求卓越已经成为学校开办三年来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 。

正是在“厚德博雅”、“追求卓越”精神的激励下,学校形成了“和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是过程,也是方法;三年来,我们在合作办学中注重“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整合合作办学的资源,致力于学校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和”,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谋划学校发展;在师生发展中注重“和”,要求教师德才兼备,引导学生和谐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和”,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努力构建“和美”课程,实施“和美”德育,营造“和美”课堂,和美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美,是追求,也是境界。“特色明、创新型、国际化、现代化的现代品牌学校”是学校美好的愿景,学校用远大的办学目标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引领师生发展。鼓励教师成为“最美教师”,激励学生成为“最美”学生,每一个华师附中人心中都一个“美梦”:学校发展更好更快,教学质量更高更全,校园建设更新更美。

(二)学校开办三年,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奠定发展根基的三年,学生规模和质量跨越提升。

学校开办初期,一园两校,校园基本建设尚未完成,教育教学设施尚未完全到位,干部教师队伍尚未整合,学校管理架构还未磨合,生源质量起点过低。面对政府对合作办学的高标准,社会对品牌学校的高期望,家长对新办学校的高质疑。学校发展路在何方?

三年来,全校师生以艰苦创业的精神,从精细管理、周到服务做起,与龙岗二职平安和谐相处,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赢得家长的理解和社会的赞誉,以一次又一次优异的区统考成绩赢得同行的肯定,每一个招生季全校教师更是以办好学校的教育情怀,真心真情感动生源学校和初中毕业生及家长。

学校在短短的三年中,很快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在学校规模从最初的12个教学班增加到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从635人增加到2791人的情况下,学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优生人数大幅增加。3年录取分数线在全市高中排位累计进步9位,优生人数(标准分600分)从2013届的11人增加到2016届的近200人。创造了深圳市新开办高中生源质量提高的奇迹。

2016年首届高考,生源起点低,教师队伍年轻,备考经验不足,在几次大型模拟考试没有大的突破的压力和困难面前,首届高三师生坚持既定的高考目标不放弃,坚定正确的备考方向不动摇,顶住压力,奋力拼搏,向社会交出了第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重点上线人数75人,本科上线人数339人。大幅度超越生源起点,创造了龙岗区低进高出的新纪录。更有一批学生被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等全国顶尖大学录取。学校荣获深圳市高考超越奖、龙岗区高考卓越奖。下面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首届毕业班的老师们表达我们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三)学校开办三年,是名校名师专业引领,年轻教师勇担重任的三年,一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正走向成熟。

开办三年来,学校教师人数从57人增加到231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数教师缺乏高中教学经验。

“名师引领培育名师,教学相长成就教学”成为我校年轻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年来,华中师大共派出28人次的专家到学校指导,华中师大一附中共选派110人次优秀教师到学校督教督学,累计上了42节同题异构示范课,共有70名教师参加合作办学平台教师培训,外派9名教师到华师一附中跟岗学习。学校聘请了12位华师一附中名师为我校年轻教师的导师。一附中蒋大桥老师32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45岁不到就被评为正高级教师;一附中湖北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丹老师“给学生讲一套题,自己先做100道题”;一附中2016年校长奖励基金个人项目获得者张杰老师对实验教学的专业态度和乐教境界;一附中优秀班主任汪鲁强老师对学生发展的高度责任心和研究精神等等。这些名师的专业情怀、专业精神、专业水平和发展路径,为我校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

新学校,有机会担担子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勇挑重担,同时,积极创设让优秀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年轻教师相互学习,同伴互助,踏实做事,埋头苦干,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仅2016届就有8位2013年应届毕业生,担当了首届高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正是因为年轻教师既有埋头拉车的实干精神,又有名校名师的高端引路,我们欣慰地看到:青年教师队伍整体快速成长,三年来,在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中,共有400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国家级奖项47人次,省级奖项61人次。袁晓明、黄晶莹老师分别斩获2015年全国美术、音乐基本功比赛五项全能一等奖;秦耕耘老师荣获全国历史片断教学评比一等奖;解慕宗老师斩获全国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在2016年龙岗区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八个学科名教师均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进军深圳市决赛。在深圳市教师基本功决赛中,2名老师获得一等奖,5名老师获得二等奖,学校总积分全市排名第二,获得深圳市教科院颁发的市优秀组织奖。

学校教师获奖舞蹈作品《向梦想奔跑的年轻人》正是对年轻教师成长之路形象、生动的诠释和演绎。

(四)学校开办三年,是不断研究校情,研究学情,不断建设、优化和开发课程的过程,符合学校实际,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

学校坚持从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出发,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

一是依托合作办学平台开设“名校体验课程”。 每年定期举行“访百年名校,会荆楚精英”活动,让学生游历全国名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感受学术氛围,体验科技发展,激发学习动力,树立理想目标;学校每年开展华师一附中夏令营活动,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学生与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结对互助。通过体验增强了学生品牌荣誉和文化认同。

二是开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养成为目标的“实践活动课程”。“全人发展”青少年领袖培训活动、“我运动我时尚”体育节、“华附好声音”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华师—伯恩茅斯杯”英语竞赛课程、“青春与责任”成人礼活动,“重走红军路”社会实践活动、“环大学城远足”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身健体”两操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三是以学生全面而有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加大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校率先实行体育、艺术、技术选项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60多个社团,成为学生发展和发挥特长的重要舞台。

四是传承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学校传承华师一附中“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重视学生学习动力的激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的“两把两重”教学理念,开展以“学生中心、问题核心”的“双心”课堂模式研究,推行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方法。一系列的公开课、研究课充分体现以能力为重的课堂价值追求。

“和美教育”的“美”落实在课程培养目标上,就是“让每一个华附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三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等各级各项比赛成绩优异、硕果累累,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0多人次,省级30多人次,市级近百人次。“小创客”胡书涵同学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中学生”,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评比;张子薇同学获得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许家祥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全省第48名,为龙岗建区以来学生在化学竞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邓国田同学成为2016届深圳体育术科高考状元;孟昭屹同学参加中国国际机器人大赛荣获亚军;胡文杰同学在广东省科技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瓊鼎健美操队在全国啦啦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王子函同学在第七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深圳市高中组十佳文学少年;赵泽奇、黄园园、林志明同学代表龙岗区参加深圳市环保诗文朗诵比赛中斩获学生组第一名;学生话剧团改编的《智取威虎山》在深圳市话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李先贤、李荣和、罗杨瑜同学代表学校参加深圳市第八届社科知识大闯关电视知识竞赛,获得亚军;男声小合唱连续两届蝉联深圳市一等奖,……

陈楷同学正式出版的作品《三年》记载了华附学子三年成长的故事和感动。

(五)开办三年,是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不断美化,教学设施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校园建设日新月异。

三年来,学校完成了校园绿化提升、功能场室建设、师生生活设施完善、电气网络监控系统完备等一系列工程项目。

三年来,学校重视安全教育,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被评为“深圳市平安校园示范校”、龙岗区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深圳市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校”、“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

经过三年的努力,一所雄伟大气、绿色葱茏、鲜花绽放,设备现代、设施优良,平安美好的校园正成为深圳高中学校靓丽的名片。

(六)学校开办三年,是学校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三年,学校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作为龙岗区“名校办名校”的重点项目,也是龙岗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开办三年来,学校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积极探索“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的办学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学校章程》、《五年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团队管理、专家治学、民主监督、全员参与的压缩“金字塔”式治理结构,并积极建立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确保新学校严谨、高效、科学的运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开办三年,社会、政府、教育同行对学校的评价持续高企。三年来,累计有全国各地的近百所学校的领导教师慕名来校参观学习;2016年3月,全国办学体制改革高峰论坛在学校举行,学校作为深圳市现代学校制度先进校,在论坛上进行经验介绍,受到全国专家校长的高度评价;三年来,学校每年都高分通过华中师大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水平诊断评估,成为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示范校;2016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三年的成长,堪称一次优秀的蜕变,化茧成蝶,过程是艰辛的,结果是美丽的。我们用三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新开办学校5-6年才走完的路。我们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我们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这些成绩凝聚了全体华附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校党政向三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全校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今后持续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全校教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未来三年主要目标任务和举措

未来三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对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龙岗区作为深圳市“东进战略”的核心地区,未来三年随着龙岗教育的高端聚集,学校办学环境、课程资源、生源素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校作为“名校办名校”的试点,“天时、地利、人和”,学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全校师生要树立打造教育新高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办好学校,为深圳东进助力。

为此,我们提出未来三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举措——

总目标: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进入深圳市一流学校行列,成为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素质教育窗口学校。

(一)完善和美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也是人才成长的方式,未来三年,我们要始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做文章。全校师生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规划和实施课程。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是使国家课程适应学生实际的过程,未来三年,是总体生源质量已经并还将发生变化的三年,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合作办学的优势开设“桂苑专家课程”,学科特长课程等高端课程,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优秀学科能力的创新拔尖学生,为顶尖大学输送优秀学子。

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是凸显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过程,未来三年,我们将结合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着力开发国际课程、创客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并将此类课程场馆化,基地化,融合中西文化,贯通传统现代,为学生搭建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学校五年规划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课程的选择性是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保障,也是未来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未来三年,我们将在完善体育、艺术、技术三类课程选项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化类课程的选择性,实行分类分层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需要。

学校教学质量是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持续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三年,学校将以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方向改进和改革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新的教学质量标准,并以此达成更高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目标。

(二)创设良好成长平台,打造信念坚定、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呼唤有教育使命感的教师,学生高端发展呼唤有卓越发展的教师,学校良性发展呼唤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未来三年,学校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优良内外部环境。

一是提供平台。学校与华中师大一附中等华师附属学校加强交流学习,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多更优的资源,提供更全更宽的路径。

二是创设机制。建立《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教师标准》,制定并完善《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量化表》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册,建立和完善团队合作机制、绩效奖励机制,让教师人尽其才、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乐在其中。

三是培养名师。鼓励和帮助优秀教师积极申报市区骨干、学科带头人,培育市区级名师队伍。未来三年,要培养一批省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

(三)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保障,建设师生幸福生活的和美家园。

未来三年,我们将从未来教室的理念出发,建设数字教室、创客工作室、学科教学探究室,实现WIFI全覆盖,打造一批场馆课程。

未来三年,学校要大力开展教工俱乐部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健康日活动,倡导教职工“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

未来三年,学校还要努力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改善食堂饭菜质量和就餐环境,要让教职工们吃得好、吃出健康;我们要全面装修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们拥有更加宽松、舒适和温馨的办公环境;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教工之家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我们还要在短期内建成教职工的室内健身房,竭尽能力为教职员工提供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未来三年,学校进一步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确保校园平安,师生和美。

各位代表!

和美才能享受幸福,拼搏才能成就卓越。闻鸡起舞,心当拿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牢记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拿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迈精神,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优质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