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深圳市高中地理教研活动暨郭芳英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微格教室举行,深圳市教科院特级教师龚湘玲主任、深圳市教科院刘筱清老师、原广东省教研院地理教研员,广东省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周顺彬老师及龙岗区高三地理教师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会议由龙岗区地理教研员郭芳英老师主持。
活动共分为现场上课、专家及教师点评和核心素养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现场上课由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高永涛老师执教必修三《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活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块是课堂授课,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课堂的第一部分是系统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熟悉区域特征分析的相关内容及分析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案例合作探究区域特征差异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基本规律,最后一部分是让学生总结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区域特征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具体过程。整节课设计相对合理,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专家及教师互评。周顺彬老师认为高老师采用的案例式教学方式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作用大,效果好。对于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学会在新情境中应用地理知识帮助比较大。案例选择要贴近现实,试题拓展要有探索性。龚湘玲主任指出高三复习课怎么上有很多种方式,不管哪一种方式都应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自主探索和总结。高老师在案例中的探索性习题设计应该更具开放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探讨如何规范正确的表达。这对开拓学生的思维意义重大。龚主任认为高三备课时眼光需要高远,从课标出发,明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明确一节课的具体目标。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专题讲座。龚湘玲主任首先分析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的关系,并强调了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她从试题命制的角度阐述高三复习课应关注的中点。比如题目的设计要预想学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推测一套习题的效果。这一方法也可以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上。
最后,郭芳英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并对参会专家、相关点评老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华中师大龙岗附中的精细组织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