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学生该如何组建兴趣社团?如何激励社员们参与社团活动呢?2月24日下午16:30,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邀请了深圳市国途启航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学生社团指导专家于冬炜老师做客“华附学生社团联盟”,以讲座和互动的形式,与社团骨干们分享社团理念和管理技巧。

于冬炜老师首先列举了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Model United Nations(模拟联合国)、Out of the blue(牛津大学合唱团)等国际著名学生社团的案例,告诉同学们社团是青年人发展自我、服务社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接着,热心公益活动的他分享了自己因一次旅行而发起七次“深圳市志愿者赴云南山区帮扶活动”的经历,鼓励社团骨干们在高中阶段社团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责任意识,要逐步培养将来为社会、为世界人民造福的情怀。于冬炜老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认知-分析-计划-行动”的社团活动管理模型和“1:3:4”的工作分配原则,这些技巧浅显易懂、易于操作,获得了现场社团骨干们一致的点赞。

互动环节中,有社长问及于冬炜老师从事多年社团工作的体会,于老师说:“通过社团,我找到了一群兴趣相投的朋友,社团把我们的兴趣升华成了责任与情怀。” 现场不少同学对这句话表示认同,咖蓝乐队队长陈着同学分享道:“高一时我加入了Daybreak Moment乐队,几位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学长带着我参加深圳各种公益演出,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献爱心;现在他们快毕业了,我带着他们的祝福成立了‘咖蓝乐队’,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还有学弟学妹们继续玩音乐,参加公益演出,我想社团就是一种力量的传承,也是一份爱心的传承吧!” 影视后期制作社郑扬同学分享道:”来听讲座之前,我们的社团差一点因为设备不足等因素解散了,但是现在我决定以‘服务同学’为社团宗旨,重振影视后期制作社,我想让我们这个社团成为所有社团的视频资料编辑部,在帮助其它社团的同时提升自我。”学生会社团部部长周曦说:“从无到有,我很幸运地看着一个有一个华中的学生社团兴起和壮大,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真的如于老师所说的,通过社团把兴趣变成一种责任和情怀。”
(通讯员:陈静雯 摄影记者:蔡迪锋、伍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