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新闻 > 正文

让写作与梦想齐飞——深圳名师陈继英莅临我校指点迷津

【来源: | 作者:王秀秀 | 发布日期:2016-05-24 】

人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为什么写作?这些看起来很空泛的问题应该如何解答呢?5月25日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身兼深圳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等数职的名师陈继英莅临我校为我们解疑答惑。华师附中全体语文老师和高一高二的学子们聆听了这场讲座。

讲座伊始,陈老师先用学生玩手机与地铁读书的照片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了整个会场积极性。学生们兴致勃勃,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人为什么读书?首先用曹操和袁绍的故事告诉学生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与韬略,然后通过探究曾国藩家族长久不衰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读书对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陈老师用孔府门前的“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对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富”和“章”的独特写法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

“你喜欢马云吗?为什么?”陈老师抛出问题给学生,用马云成功背后的故事说明读书能借鉴智慧,可以治庸俗。《史记》中记载刘邦之气“皆成龙虎,成五彩”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自然得出“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气质”的结论。 “在阅读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沉淀为你的素养”“不读书的富人像头肥猪,不读书的穷人像只会拉磨的驴” “读书,就是与人类最聪明的人做生命之间的高端对话”陈老师精辟的总结引起了学生深刻的共鸣。

那么怎样读书?——读、思、写互动。陈老师给华附学子们推荐了汪曾祺《人间草木》、刘墉的《不负我心》、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品读经典。

为什么写作?陈老师首先从人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讲解。他旁征博引,通过村上春树在2009年耶路撒冷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冯骥才如何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白先勇写作的缘由,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只是没有激发出来”,写作是一种发泄,也是另外一种阅读。他解读金昌绪的《春怨》,让学生一起朗诵苏轼的《定风波》,点拨学生写作可以将平凡的生活艺术化,将生命的体验记录下来。然后,从陈老师从应试角度以两则材料作文,一个作文片段传授大家如何考试型写作如何正确立意,写好高考作文的途径。

讲座最后,勤于读书的学生们向陈老师进行了问题互动。

学生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两个小时的讲座是一种享受,但觉得还不过瘾,希望陈老师多多来指点”,高二年级的林如同学如是说。

补充资料:

陈继英,男,中学正高级教师(正教授级),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局"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原教育学院附中、深圳教苑中学)语文学科组长,现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及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教学评估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地方骨干教师培训"讲师团特聘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学会课堂研究会学术委员,曾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以及全国中考命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