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新闻 > 正文

传统+创新,这个宿舍文化节有意思

【来源: | 作者:陈静雯 | 发布日期:2016-03-29 】

现场比拼“叠被”“铺床”“缝补”等宿舍生活技能,是对传统的继承;舍友发挥创意、自主设计、齐心协力装扮宿舍,是对创新的倡导。集传统和创新于一身,本届华中师大龙岗附中的宿舍文化节,果然有意思。

传统:生活技能大赛

3月27-28日,华中师大龙岗附中的操场上热闹非凡,高一、高二年级36个班级共72支代表队(每班一个男生代表队,一个女生代表队)参加了“宿舍文化节之生活技能大赛”活动。

据悉,本次生活技能大赛包括“套被罩”“套枕罩”“铺床”“缝补”四个环节,分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比赛,每支代表队6名成员需分工合作,在五分钟内完成全部环节的比赛任务。比赛的评委由生活老师担任,她们将根据小队任务的完成速度和质量来进行评分。

男生组比赛状况

女生组比赛状况

比赛首先出场的是男生组。随着哨声响起,各代表队各自分工,井然有序地进行各个环节:套被罩、叠被等环节完成得相当利索,但是“缝补”环节却难倒了不少“英雄好汉”们。这时,他们有的蹲坐在操场上,仔细研究“穿针引线的原理”;有的凑到生活老师身边,耐心请教缝补的方法;还有的男班主任直接上阵,手把手教学生穿针引线,娴熟的动作让在场同学啧啧称赞。“以前在家只看过妈妈做缝补,今天参加比赛我才发现缝补不简单,算是一种新技能get√吧!”高一(5)班胡轩同学说。“缝补是一种基本生活技能,也是‘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形式,我想无论在什么时代,男生女生都应该学会。”主动教学生缝补技能的男班主任姚宇老师说。在接下来的女生组比赛中,女生们动作利索,有不少缝补的作品做到了“缜密无痕”,评委老师纷纷点赞。生活老师李志霞说:“从各代表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有些同学平时就有良好的宿舍生活技能,而有些同学还有些欠缺,这个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种很好的‘体验式’生活教育,相信无论是参与还是观摩,孩子们都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生活技能,也能感受到‘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中华文化传统。”

姚宇老师教学生穿针引线

生活老师李志霞教学生缝补

创新:宿舍设计大赛

问:“你住在哪?”答:“我住在‘银河系’”、“我住在‘春华秋实’”、“我住在‘梦想国’”。这些回答绝不是来自于火星,而是来自于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在本届“宿舍文化节之宿舍设计大赛”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宿舍装扮成了创意的乐园。

学生宿舍:春华秋实

据悉,本次宿舍设计大赛历时一个月,包括“宿舍主题装扮”“宿舍名称设计”和“宿舍公约制定”三个部分,每间宿舍的六名舍友们需发挥创意、共同策划,沟通协调,最后完成作品。宿舍设计大赛的主旨就是提升生活品质,学会沟通相处。

学生们创意无限,有的为宿舍设计了整面“照片墙”,极具生活气息;有的为宿舍增添了许多绿色植物,春意融融;有的给宿舍增添了镜子、防滑垫等,让生活更加便利。“我们的宿舍叫‘海豚湾核电站’”,A3-305宿舍的同学们说,“海豚湾象征着我们的友谊至死不渝,核电站象征着我们的潜力和能量,我们想共同努力,携手冲向未来。所以我们把宿舍的浴室里面贴上了各类海豚的墙花,在柜子上设计了蓝色的‘理想区’,相信我们能成功!”

创意照片墙

海豚湾核电站

电灯开关也这么有创意

“学生的作品非常棒!我想这是他们的创意的结晶,也是他们友谊的硕果。在活动中,我看到很多以前不太说话的同学开始主动和舍友沟通了,也看到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平和冷静地商量对策,我想孩子们的成长是这个活动中最珍贵的部分,我为他们感到开心。”团委副书记叶剑龙说。

据悉,宿舍文化节是华中师大龙岗附中 “生活德育”理念下的传统活动,旨在让学生从体验学会生活,学会相处。

(摄影:王宝钦老师、叶剑龙老师、学生会宣传部陶俊沂、摄影社蔡迪锋、伍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