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新闻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中2015年十件大事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6-01-08 】

一、我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3年建校以来,我校着力于顶层设计,严格依法治校,依规办学,学校各项事务有序开展。

本年度,深圳市相关部门先后对我校进行了深圳市 “首批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先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及“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学校”等项目的检验评估,全部以高分验收合格,表明我校各项工作始终确保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而且成效显著,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扎实。

二、我校高质量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年度办学成效评估

2015年11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派出由权威课程专家郭元祥教授任组长的7人专家组对我校进行合办学校年度办学成效评估。

专家们通过听取校领导报告、观摩示范课、交流座谈、问卷调查和查看资料等方式对我校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我校综合发展水平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办学成效获得优秀等级。

三、我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本年度,我校组织教师前往华中师大一附中跟岗学习共计16人次;华中师大及华中师大一附中专家团队来我校指导工作达60人次。

在华中师大专家团队指导下,我校与兄弟学校先后进行两次同课异构活动。我校学生先后两次应邀到华中师大一附中进行以“访百年名校,会荆楚精英”为主题的交流学习活动。

5月18日,华中师大副校长蔡红生教授一行10人莅临我校主持华中师大在我校设立的三个基地(教师培训基地、教育实习基地及教育科研基地)的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我校与华中师大的合作办学平台全面升级,进一步迈向深入。

四、我校获市“绿色学校”称号

自开办以来,我校以“共创绿色学校,同建和美校园”为办学理念,坚持环境育人,致力于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地灵、人和”校园,获得“绿色学校”荣誉水到渠成。

五、我校教学教研“大开放”、“大交流”格局成型

本年度,我校公派老师外出学习交流达131人次,同时来自省内外6所中学共107人次前来我校参加教研活动,区内学校同行间来校交流已成常态。

三年磨一剑,我校开办以来始终大力倡导及推动的“大开放”、“大交流”的教学教研格局由蓝图终成现实。

六、袁晓明、黄晶莹两位老师国赛折桂

10月18日,我校袁晓明老师获得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1月20日我校黄晶莹老师获得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两位老师此前参加了区、市及省的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第一名。

“一校揽双奖”,成就了深圳市及龙岗区教育界的年度奇迹。

七、我校师资建设呈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本年度,我校教师参加各类能力比赛成绩惊艳,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8项,市级11项,区级17项,合计46项,获奖级别及数量都远超历年之和,袁晓明、黄晶莹、解慕宗、秦耕耘等一批优秀青年老师脱颖而出。

我校教师承担各等级公开课、示范课达160余节,基本形成“人人能上公开课,人人都上公开课”的局面,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集团优势”。

这是我校始终不渝倾全力于师资建设举措的回报。

八、素质教育全面开花结果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素质教育,促成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项比赛,在生物、化学、语文、体育及艺术等项目中成绩优异,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 人次,省级 7 人次,市级 9 人次,区级60人次。其中许家祥同学一人独获广东省化学联赛一等奖及广东省生物联赛二等奖。

九、德育工作创新蔚成风气

我校坚持以创新统领德育工作,鼓励老师们在德育工作中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如“百团大战”,“全人发展”青少年领袖培训计划,“重走红军路——高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铭记历史·唱响青春”红歌大赛,“百人巨幅油画创作”及贺岁杯级际篮球赛等活动,形式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多姿,确保了参与人数最大化,眼球效应最大化,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德育工作成效。

我校德育工作不走寻常路,付出的是脑力激荡,收获的是学生的喜闻乐见。

2015年,我校德育工作的两个关键词:新和实。

十、我校首次成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

2015年11月4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级课题“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认定我校为该课题研究实验学校。这是对我校近年来倾力打造智慧课堂,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工作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