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南方科技大学官网专题报道了该校优秀毕业生吴子珊。她被美国顶尖高校耶鲁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这位阳光女孩就毕业于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层级学校的“接力”。在龙岗,数百家办学单位努力打造的,正是这样一条“创新人才培养链”。
课程改革百花齐放
教育创新不是一个口号,必须有具体的着力点。在龙岗,教育创新改革的一个抓手就是课程建设。
以吴子珊的母校龙城高中为例,作为“龙岗区课改特色学校”、“广东省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学校将“脑科学”引入校园。在龙城高中,这一幕场景最近经常上演,一批学生每周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场所和脑科学专家一起探讨学习方法。校园里,他们将学习基于脑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交流运用到自主学习中。课堂上,教师们灵活地将教学内容以知识树或者其他形式的思维导图呈现,还将心理学中的记忆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新知识。
龙城高中课改的另一特色是课程开发的“普惠型”国际化。该校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在线学习美国密歇根州丹尼斯市高中课程,并有机会获得美国高中毕业证书。学校还开设了日、法、德、俄四门小语种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行走班上课。平时还有法国文化周、德国文化周、俄罗斯艺术展等活动,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2015年3月,喜讯传来,龙高将有5名高三优秀毕业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赴俄罗斯进行为期5-6年的学习。该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获得名额的学校。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龙岗早已不是“一支独放”,而是“万紫千红”。目前,龙岗区各中小学正积极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形成鲜明的课程育人特色。如清林小学构建了“唯美生境”课程体系;凤凰山小学建立了“个人经验”与“社会智慧”融合课程体系;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建立了“三四四”课程体系等。
此外,还有华中师大龙岗附中自主开发的“四大类校本课程”:自主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活动课程、自主评估课程;深圳实验承翰学校构建并实施以国本省本课程为主体、以留学预备课程和传媒艺术教育课程为两翼的文化课程体系和以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探索课程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等三大板块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文中学创立的“20+20”教学模式,平湖外国语学校课程规划的“双基双发”,等等。
多举措推进课程创新
中小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龙岗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息息相关。
龙岗区从2013年底开始,就开展全区性校长课程领导力系列培训,邀请了程红兵、李海林、李臣之、Sandra吴等20余位国内外课程专家开设讲座,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学校中层干部课程领导力培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者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能力。
2014年龙岗区教育局的第1号文件,就是《龙岗区提升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指导意见》,明确校长在课程引领、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六方面任务,促使校长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者本色。2014年5月下发的《关于鼓励中小学校创新学校课程计划的通知》,鼓励龙岗区中小学校对本校课程计划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2014年开始,龙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组建了课程教材部,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有组织地开展校本课程评审认定,先后审定四批共190项校本课程,评出龙岗区首批10项精品课程。同时,鼓励学校引进和开设国际课程,如龙城高级中学引进了ESL、SAT和TOEFL等课程,平安里学校、宝龙学校引进了以色列“Mindlab”(心智能)课程。
与之相配套的,是《龙岗区课程与教学视导报告》的修订,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的做法,全力推动学校和学科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此外还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作业效能、加强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龙岗区小学学业质量监测、评价与报告实施方案》等文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创新小学学业质量监测评价,对学校和学生的学业质量采用增值评价或进步评价,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诸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政策的出台,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教育强区
4月9日下午,龙岗区召开创新驱动大会,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加快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岗片区建设。无论是对龙岗区、深圳市还是整个国家而言,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各方合力。而教育,无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建区20年来,龙岗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07至2013年实现了“三个翻番”。一是教育投入翻番。全区财政性教育投入从10.6亿元增至28.13亿元,增长近两倍。二是教育规模翻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从6.81万个增至12.6万个,相当于新建24班规模的公办学校54所。龙岗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已分别占到了深圳市的1/2、1/4和1/3。三是教育质量翻番。中高考成绩全面超越了全市平均水平,教育质量跻身省市先进,德育、科技、体育、艺术等众多特色品牌成为省市窗口、全国名片,先后获评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区、广东省首批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典型、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
但近年来,随着龙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端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如何通过改革与创新,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国际国内一流、惠及全民的“教育之区”,是龙岗教育者面临的时代重任。
今年3月16日下午,龙岗区教育局召开“龙岗区政府资助学校试点改革项目媒体通气会”,标志着酝酿两年,承担着探索实验龙岗区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重任的“政府资助学校试点改革项目”进入实质施行阶段。据介绍,政府资助学校既具备政府教育经费的保障,又能充分发挥市场化主体机制灵活、用人灵活的优势,一方面可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另一方面也将激发现有公民办学校的活力,在“示范”和“竞争”中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优质化水平。
这一创举,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率先践行,是有效实现管、办、评分离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建立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对这个关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项目,深圳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曾两次专程到龙岗开展调研,要求该区以政府资助学校试点改革为重要平台,建设“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市级试点实验区”。龙岗区教育局也表示,要围绕区委区政府“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发展战略,高举改革创新大旗,坚持“和谐教育”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国际国内一流、惠及全民的“教育之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龙岗各校课程改革亮点
横岗高级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学校推行“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保证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正常开设外,还积极开设系列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布吉高中构筑生本、一体、多元、综合的优质课程体系,以突破成长关键期为切入,以规划未来发展课程为引入,以活动式德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为保障,以高效常规课程为主体,以体育、艺术、科技、国际、传媒等特色模块自选课程为促进,以自主社团课程为补充。
平冈中学提出“多元发展、和谐共进、不断超越”的办学理念,并凝练出课程目标——“全人教育”:让学生获得均衡的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渐渐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依托大学优势,进行课程专项研究。依托名校优势,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明确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科学规划课程。优化国家课程,自主开发“四大类校本课程”:自主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活动课程、自主评估课程。
建文中学创立“20+20”教学模式,体现“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教学理念,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和学案式教学。
东升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新途径。
平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围绕“和谐”原则,确立了课程规划的“双基双发”:基于本校校情,基于多元发展;教师主导开发和家校合作开发。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中部构建并实施以国本省本课程为主体、以留学预备课程和传媒艺术教育课程为两翼的文化课程体系和以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探索课程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等三大板块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