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龙岗区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合作举办华中师大龙岗附中;2013年6月,龙岗区政府和华中师大通过层层考核,选拨刘彩宾同志担任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校长;2013年7月,华中师大委派张丽清同志担任龙岗附中副校长。至此,华中师大龙岗附中的领导班子全部到位。一年多来,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书写学校的办学历史。
一、合作办学,资源优势初显。
(一)品牌优势。作为百年名校附中,学校一开办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和期待,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第一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就居龙岗区第三位,为学校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生源基础,一年来,华中师大高度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华中师大品牌进一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二)体制优势。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深圳市第一家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办高中,学校被确定为龙岗区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龙岗区教育局在校园建设、办学经费、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华中师大教育发展部制订了《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校长、教师系统培训,学校办学呈现了勃勃生机。
(三)专家引领。华中师大杨宗凯校长亲自来校视察,郭元祥等多位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校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华中师大一附中张真校长两次莅临学校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华中师大一附中先后有6名特级教师、5名金牌教练、15名学科带头人在内的57名教师到龙岗附中交流授课。每年华中师大都会选派全国教育教学专家,对合办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专家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精神力量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四)团队优势。华中师大在学校开办第一年的关键时期,选派了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原襄阳五中校长刘道德同志,华中师大一附中副校长张丽清、科教处主任龙泉、学工处主任陈先钧四位同志参与华师龙岗附中教育教学管理。
(五)资源优势。学校先后选派了14名教师和39名学生到华中师大一附中进行交流学习,与全国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一)建章立制,依法办学。学校开办初,就制定了《华中师大龙岗附中章程》、《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发展规划》,《华中师大龙岗附中课程方案》,《华中师大龙岗附中教师手册》,《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学生手册》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一开办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办学,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路线教育,风清气正。学校成立了党支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面贯彻党中央开展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学校工作的监督作用,学校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课”活动,党员干部“落级、落科、落班”,党员干部多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四风”问题,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三)依托团队,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作用,明确管理团队的权责,张丽清同志担任常务副校长,协助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刘道德同志担任督学、负责督政、督教、督学,分管学校德育工作;龙泉同志负责担任教学部主任,负责学校教师队伍培训和常规教学研究;陈先均主任负责担任发展部主任,负责教务和学校现代化建设。
(四)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学校先后多次召开家长、学生、年轻教师、临聘教师、后勤员工座谈会,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生会,鼓励家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五)加强交流,注重和谐。组织开展了教工登山活动、举行篮球友谊赛、女教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了教师校园生活,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有效确保了校园平安和谐。
三、高端引领,促进队伍成长。
(一)理想信念激励。学校注重将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的职业理想相结合进行师德素养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讨论,让全校教师明确学校的高端发展定位,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让教师有职业的归属感和事业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凝练了学校文化和凝聚了学校精神。教师蓬勃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泛赞誉。
(二)名师榜样示范。华师一附中汪鲁强老师以生动的学生成长案例诠释了他的班主任工作“五环教育法”及“严到极致就是爱”的理念;殷希群老师“学做研究型教师”以其在一附中三十年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经历展示了优秀教师的教育情怀;张丹老师“给学生讲一道题,自己先做近百道题”的敬业精神显示出“五一”劳动奖章的光彩。一附中一批到龙岗附中交流的优秀教师为龙岗附中教师树立了爱岗敬业的师德典范。
(三)先进理念引领。华中师大每个月都从华中师大一附中选派优秀教师到龙岗附中督学,去年一年,一附中教师共在龙岗附中上近三十节示范课,指导十余次学科活动,老师们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的方法,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激发学习动力,关注学法,注重能力培养”生动的课堂教学,引领学校龙岗附中教师课堂教学方向。
(四)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在组织好教师开展学案研究、学法研究、命题研究,举行青年教师学案设计大赛、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青年教师命题能力大赛的基础上,注重教师现代专业知识的培训。龙泉主任给龙岗附中教师带了的《在实践中反思——兼谈教师专业发展》和《prezi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评价与命题》专题报告对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命题分析培训,拓展了教师专业视野。
(五)高端平台搭建。学校先后派出教师到香港、衡水、襄阳、重庆等地名校学习外,借助于华中师大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平台,每月派出教师到华师一附中跟岗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华中师大合办学校教师系统培训,接受华中师大合办学校教师资格认证。
四、求真务实,促进学生发展。
(一)明确目标。德育工作提出了“三文明、五主动”,对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学校主动关爱、主动守纪、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担当;教学工作提出了“缩小差距,全面进步”的教学质量指标,定位于学生成绩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体艺工作提出了“积极参与,锻炼队伍,勇争第一”的工作目标。
(二)科学管理。过去一年,尽管学校是新的,但是教学管理是成熟和科学的,学校积极引进一附中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向龙城高中、平冈中学学习成熟的管理方法,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学校教师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环节的“五环”常规管理体系。
(三)加强研究。与一附中相比龙岗附中生源质量起点较低,结合实际,教学处采取了“目标激励、任务驱动,分段作业,分层辅导”的教学管理措施;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观察评价,引导教师课堂教学方向,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四)营造校风。过去一年,一园两校,学校以“包容、自律、尊重、关爱”为校风建设主题,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自律手机、自觉锻炼、自主学习、自尊自爱的习惯,学生和谐共处。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学校校风靓丽的风景。
(五)形成合力。过去一年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互动关系入手,加强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全方面、多维度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更新理念,建设和美校园。
(一)强化意识。树立“高质量服务师生,高标准服务教学”的建设理念,高位思考学校后勤工作和校园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二)高位设计。克服了一园两校的不利条件,紧锣密鼓,有条不紊进行校园功能室的设计和施工,高标准启动了理化生实验室建设工程、音体美功能室装修工程、图书馆建设工程、学校食堂改造工程、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绿化工程等一系列的工程。
(三)交接校园。学校与龙岗二职顺利进行了校园各功能场所、校园财产、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交接,实现了独立校区,校园管理无缝对接。
(四)校园平安。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安全管理的责任性,实行“一岗双责”,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建立了安全隐患日查、周查、月查制度,坚持教师值日,组织成立青年教师护校队,确保学生校园安全。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
(五)服务民生。学校的民生就是师生的生活,在办学初期,学校,克服困难,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全校教师都提供了校内休息房,积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
在全校教职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共同努力下,创造了若干奇迹:合作办学优势初显,校风学风享誉龙岗,教学质量实现超越,艺体竞赛成绩斐然,一园两校平安和谐。上学期期末区统考,数学、历史科成绩跃居全区第二,学生总分名次与中考相比平均进步了62名;下学期期末区统考语文、历史、政治均分实现赶超,居全区第二,文科总分也跃居全区第二;理科学生总分名次与中考相比平均进步104名,文科学生总分名次与中考相比平均进步73名;学校被评为深圳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男生小合唱获深圳市合唱比赛中学组金奖,女子健美操队获得了龙岗区健美操比赛第一名。
在刚刚举办的深圳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的语文、政治分别获得市一等奖;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获得三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孙文彩老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祝燃老师被评为龙岗区师德标兵,另有4名教师被评为龙岗区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5名教师被评为华中师大合办学校优秀教师。我校教职工原创舞蹈获得龙岗区第四届教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第一名,充分展示了龙岗附中教师队伍的风采和素质。
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是对学校办学成绩的最直接评价:2014年在招生规模从12个班增加到16个班的情况下,本户正取招生录取分数线提高了15分,外户正取招生分数线提高了33分,择校生分数线提高了32分,学生录取均分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30分,中考标准分60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数增加了100人,创造了深圳市新开办高中生源质量提高幅度的奇迹。《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深圳侨报》,《深圳特区报》、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对新学校工作多次进行相关报道和高度评价。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开好了头,起好了步,站稳了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主要是:政府对学校发展的高端定位与生源质量低端起点的矛盾;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高期望值与教师队伍缺乏高考备考经验的矛盾;高考改革、高中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对国家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负政府和家长的期待,把龙岗附中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