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校园 > 学生作品 > 正文

和平,离世界并不远

【来源:高二(3)班 | 作者:李伟卓 | 发布日期:2015-05-06 】

在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那一刻,全世界的人们仿佛都松了一口气,人们终于告别了长达数年的硝烟生活,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和平”便悄悄地深入了人们心中。然而,世界仍处于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的格局。

每当我坐在沙发上安逸地读报时,总是会感慨现如今祖国飞速发展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可翻着翻着,思绪也亦随目光来到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迎来的却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街市,而是硝烟四起的战场中那些无辜的难民们脸上一张张失落,悲伤的面孔。他们仿佛是在向我求救,在向我乞求,在向我无力地吼出他们的苦难,而我却只能在报纸的这一边为他们祈祷……慌乱、恐惧无疑是对它最贴切的形容词。

这是怎样的一张照片啊,我轻手翻到那充斥着火药味的一页,一大群战争难民向仅有的一架救援直升机扑去。他们大吼着、挣扎着,为的是眼前那一缕十分黯淡的希望之光。直升机降落,人们蜂拥冲上去,那是一种渴望和平的举动!直升机装满了难民,开始起飞,我却好似只能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被遗留下来的一大部分难民们在哭泣、在绝望。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战争啊!”我不由得悲叹。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为难民们说出了心声——和平。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菲律宾、马里……多少国家还沉沦在战争的梦魇中,和平似乎离他们的世界很远。

我放下手中的报纸,踱步至书桌前,想到了那本幼年无法领悟的鸿篇巨作——《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将俄国战乱时期的人们写在笔下,用文字传承下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悲痛。人们在炮弹声中生、在硝烟幕里活,唯一所期待的是能够平安地生活。一八零几年的战争,这么多国家厮杀做一团,今天一群人从西边打到东边,明天一群人从东边打到西边,无数百姓跟着受罪,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说:以人类的渺小,到底能知道些什么,我们总认为我们掌握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的规律,地球是如此,世间万物的发展也是这样。和平,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既然需要和平,那我们为什么不行动呢?

我想到了联合国——这个由各个国家联合起来的组织,无疑能够给世界和平贡献出强大的力量。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网页,一支部队映入我的眼帘——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它是根据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人们感到欣慰,在这之后,终于有了一只能够保卫世界和平的队伍。

然而,不仅是战争,在整体和平的今天,恐怖主义亦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自“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一时间成为了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词语。当然,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不会袖手旁观。我骄傲,中国对此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理论贡献。中国提出的反恐模式是国际合作反恐,强调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等手段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而不单纯依靠武力,并在国际反恐中倡导对话和合作,标本兼治,重视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源和土壤。二是积极参与。10年来,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多层次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古人云:“止戈为武。”只有正确地运用武力去停止兵戈战乱才是真正的武。

我踱步到窗前,望着窗下的车水马龙,不由得感叹,如今我们生活在安逸富足之中,可会有一瞬曾想过,正在中东地区饱受战争磨难的人们能否如我们一样生活?但我至少相信,只要各个国家都行动起来,实现国际合作,和平就能实现。我相信,和平,离世界并不远。

点评:作者从局部地区的战乱中看到当地人民的痛苦,联系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和人类所经历的的世界大战,指出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进而提出问题“和平,离我们很远吗”?接着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只要各个国家都行动起来,实现国际合作,和平就能实现”。全文思路清晰,融入作者的感情——对战争地区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使得文章有气势、有感染力。

(指导老师:陈莉)